nba押注app下载
你的位置:nba押注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5-22 08:43 点击次数:187
《航空学报》在今年二月的时候刊载了一篇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署名的论文《基于直接力的飞翼布局舰载机精确着舰控制》,现任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陶呈纲是该论文的署名作者之一。
飞翼布局因翼身融合设计兼具高升阻比、隐身性及大载荷优势,成为舰载机发展的前沿方向。然而,无尾结构导致传统姿态-航迹耦合控制难度剧增,尤其在舰尾流扰动下,精确着舰面临极大挑战。美国“魔毯”技术通过直接力控制实现航迹-姿态解耦,简化飞行员操作,但其核心算法尚未公开。
根据《航空学报》官网显示的Metrics数据,该论文上线后,就受到了国内外不少人的关注。
该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非线性动态逆(INDI)与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FTDO)的直接力着舰控制框架,通过气动舵面与推力矢量的协同分配,实现了飞翼布局舰载机在舰尾流干扰下的高精度着舰。下一步将研究舵面故障容错与横航向控制优化,推动飞翼布局上舰应用。
尚不清楚目前该系统进展到哪一步,但是《南华早报》一篇标题为《中国歼-36设计团队公布第六代隐形战机舰载着陆系统》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第六代舰载机的着陆系统,从中或许可以一窥一二。
《南华早报》在文中写道"研究显示,成都工程师开发的飞行控制系统与飞行员共享决策权,在极端天气下实现超常精度着陆。"
歼-36第六代隐身战机的设计团队,正在研发一套计算机系统,用于辅助飞行员完成第六代战机在移动航母上降落的高难度、高风险操作。除了J-36之外,该设计团队正着手研制适配中国解放军海军新型航母的第六代舰载机型号,目前该型号正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陶呈纲在论文中指出,第六代战机实施航母着舰时飞行员面临‘极高风险’。”
如果将沈飞在密集试飞的歼-50也算上,那么,中国第六代舰载机可能不止一种。但是歼-36上舰,这个想法有点太过于激进了,难道是缩小版的歼-36舰载型?
当还在争论歼-36究竟是空优型还是战斗轰炸机时,设计团队早已经将目光放在了第六代舰载机上了。显然,很多人还是低估了中国隐身战机设计团队的实力了,他们明显“更激进”,关键是,他们最后都能做成!
Powered by nba押注app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